首頁>>>技術>>>cti平臺

聲訊電話的告之義務是否有效?

王刻劍 2009/04/22

  投訴內容:本市讀者張女士來信反映:“炫動卡通電視節(jié)目《喜羊羊灰太狼》,播放讓小朋友中獎的16838063聲訊電話,小孩子沒有判斷能力,產生高額話費,他們說有語音告知他們就沒有責任了。如果孩子撥打了,有獎品也就算了,但是并非如此,聲訊內容誘騙孩子回答問題,延長通話時間賺取通話費。對消費者很不負責任。 一個聲稱電信服務的人員答復,孩子既然撥打了就有判斷能力,很不負責任的回答,我不知道她孩子多大看動畫片的,多大對電信收費有判斷能力的?明顯是披著合法的外衣騙錢。”

  投訴處理:接投訴后,記者聯系了上海電信10000號,對方表示如果消費者有異議,可以拿帳單去電信營業(yè)廳處理。

  陸偉強律師:我國法律對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類型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三種。而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包括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沒有勞動收入的公民,則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獨立實施的法律行為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否則單方行為無效,合同行為待定。對于聲訊電話的告之,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來說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而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來說是否有效則應當根據該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具體情況而論。一般而論,如果該聲訊電話的告之內容,系該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者所無法正確理解的,則告之義務無效;能夠理解的則應視為有效。而對于無效的告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者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主張無效而不承擔義務。

電腦商情在線


相關鏈接:
IDC:3G時代電信增值業(yè)務的高增長將帶來新機遇 2009-04-21
中興通訊承建南美地區(qū)最大IPTV網絡 2009-04-20
阿爾卡特朗訊提升體驗 推動創(chuàng)新型IPTV應用 2009-04-17
UT斯達康獨家贏得海南電信天涯視訊項目 2009-04-17
沃達豐將在德開設IPTV研發(fā)中心 200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