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整合36條,不包含緊急類熱線
日前,市政府辦公廳印發(fā)《依托12345市民服務熱線平臺整合相關職能部門熱線平臺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依托現(xiàn)有長沙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平臺,按照“一號對外、按責轉辦、限時辦理、統(tǒng)一督辦、統(tǒng)一考核、服務決策”的運行模式,分步驟整合職能部門咨詢投訴舉報熱線,建成集政務咨詢、投訴舉報、民生建議等為一體的12345市民服務熱線平臺,構建“省市一個平臺、便民一個號碼、全國一流水平”的政府公共服務熱線新格局。
“主要整合的是相關職能部門的非緊急類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熱線。”市政務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譚果介紹,110、119、120、122等緊急類熱線,通信、銀行、保險、證券、鐵路、水電氣等全國性公共服務熱線不納入此次整合范圍。
記者發(fā)現(xiàn),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平臺整合清單中,共有36條熱線,其中包括了住建、交通、環(huán)保、教育、衛(wèi)計委、質監(jiān)、食藥監(jiān)、工商、人社、城管、公積金等眾多涉及日常民生的熱線號碼。這也意味著,將來市民要向上述部門咨詢、投訴相關問題,均可直接撥打12345呼叫中心服務熱線.
分兩批整合,年底直接整合31條
市政務服務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王衛(wèi)江介紹,此次整合主要有直接整合和分步整合兩類方式。直接整合的是指,今年年底前,日均受理量在200件以下的相關職能部門熱線電話完成整合。按照整合清單,此類熱線共有31條,包含教育、安監(jiān)、環(huán)保、發(fā)改委、食藥監(jiān)等部門熱線。
分步整合的熱線號碼共有5個,分別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熱線12333、消費維權投訴熱線12315、住房公積金熱線12329、城市建設服務熱線12319、交通運輸服務監(jiān)管熱線12328.在2018年6月30日前,上述熱線號碼與12345雙號并存,均能獨立對外使用、接入電話,但數(shù)據(jù)與12345實時共享。2018年9月30日,整體移入,通過技術手段將上述熱線原系統(tǒng)信息庫全面導入,從2018年10月1日起,撥打上述熱線號碼直接轉入12345市民服務熱線平臺。
分類處置按責轉辦,統(tǒng)一考核
整合之后,市民撥打12345呼叫中心服務熱線反映的各類問題將如何處理呢?《方案》明確要求,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屬地管理”和“首接負責制”的原則,實行分類處置、按責轉辦。涉及責任主體爭議,由市政務服務中心進行梳理匯總,征求市編辦、市政府法制辦意見,報市政府審定后明確責任主體。
“熱線號碼減少了,但熱線服務不能縮水。”在昨日的部署會議上,市政府副秘書長涂文清強調,各相關部門要按照上述原則,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要一抓到底,確保12345熱線工單“件件有答復、事事有回音”,把群眾的訴求解決好。
《方案》要求,由12345市民服務熱線平臺明確各類事項具體辦理時限,各承辦部門在規(guī)定時限內反饋辦理情況,在系統(tǒng)平臺辦結工單。此外,由該平臺跟進監(jiān)督轉辦事項的辦理情況,及時回訪市民確認辦理結果,進行滿意度調查。對辦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不作為、亂作為等行為,報主管部門或紀檢監(jiān)察機關依照有關規(guī)定給予相應處理。
《方案》規(guī)定,由12345市民服務熱線平臺統(tǒng)一考核轉辦事項的辦理情況,同時實現(xiàn)智能化大數(shù)據(jù)分析功能,對市民訴求信息進行實時分析對比,找出具有代表性、傾向性的問題,供市委、市政府決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