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運營商運營指南之局端概念篇--MCU
思巴得信息淺析未來運營市場
2007/10/29
一、 前言
說起MCU得結合視頻會議來談,因為她無法獨立應用,是視頻會議系統的核心部分,屬于視頻會議網絡結構的局端設備,還需其他的終端、傳輸網絡等才可實現它的價值。
二、視頻會議
從亙古時代的烽火傳訊、鴻雁傳書,近代的電報、電話,到現代具有成熟電信技術的固話、傳真、email、IM、短信、視頻等電信或互聯網通信業(yè)務,再到如今正在快速發(fā)展的新一代的IP通信業(yè)務,可見人類通信的發(fā)展經歷了各種通信手段的更新換代,尤其是現代通信發(fā)展的速度之快,讓人不可思議。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已不再滿足由電話、傳真和Email等由單一媒體提供的傳統語音和數據通信,而是需要數據、圖像、音頻等多種媒體信息以超越時空限制的集中方式作為一個整體呈現在人們眼前。視頻會議系統正是以這種信息多元化、響應及時化等特點受大眾歡迎的,它將計算機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和多媒體的實時性完美的結合起來。
視頻會議系統又稱會議電視、視訊會議等,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地方的個人或群體,通過傳輸線路及多媒體設備,將語音、圖像及文件資料互傳,實現即時且互動的溝通,是一種支持人們遠距離進行實時信息交流、開展協同工作的IT應用系統。極大地方便了協作成員之間真實、直觀的交流;同時,視頻會議還可利用多媒體支持協同工作中各種信息的處理,如數據共享等,從而營建一個多人共享的工作空間,使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親臨”世界任何角落。
三、視頻會議發(fā)展歷程
視頻會議系統的發(fā)展經過了漫長的路程,從開始的傳統電路交換網絡到現在的基于分組交換的寬帶網絡,一直到將來應用前景廣泛的基于軟交換技術的寬帶網絡。從目前的電信與網絡業(yè)務發(fā)展來看,分組交換最終必將取代電路交換。語音,數據,圖像以及所有的多媒體應用最終將集成在一起,實現一體化通信。
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會議電視的應用,但基本上都是采用模擬方式來傳輸圖像,不僅使得運營費用高,同時也使很多人在會議期間不能使用話路進行通話,局限性很大。90年代之前,視頻會議系統一直使用專用的編解碼硬件和軟件,會議呼叫的各終端使用的編解碼器必須來自同一個廠商,否則不能正常工作。專用產品的使用極大的阻礙了視頻會議系統的可擴展性和各系統間的互操作性。
鑒于此,國際標準組織陸續(xù)開發(fā)出一系列視頻會議的標準,以保證各系統間互聯互通。隨著視頻技術的發(fā)展,于1990年提出并通過H.320--第一套國際標準協議。使其成為廣泛接受的關于ISDN會議電視的標準。H.320系列標準支持ISDN、E1及T1,規(guī)范了ISDN網上的視訊會議系統的主要技術環(huán)節(jié),這是第一個基于特定網絡制訂的協議,對于視訊會議業(yè)務的互通以及不同公司產品之間的互聯提供了基本保障,這個標準的推出,在視訊會議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為視頻會議的發(fā)展和普及奠定了基礎。H.320的主要組成設備有多點控制單元(MCU)和終端設備,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完備的系統。
電路交換的特點是面向連接,傳輸速率和時延穩(wěn)定、時延小、誤碼率低,因此質量好。但它的缺點是需要專用網絡,連接固定,用戶投資費用過高。用戶層的接入一般采用El專線方式或ISDN2B+D的接入方式連接,專線雖然能保證良好的穩(wěn)定性和圖像質量,但網絡利用率低。ISDN受線路影響較大,對于線路同步等要求較高。這兩種傳輸方式都限制了會議的規(guī)模和可擴展性,實際組網時的網絡規(guī)模很難再進行更進一步的擴展。
基于電路交換網絡的視頻會議,是電信運營部門建設專用的電視會議室,用戶必須到專用電視會議室才能進行通信,用戶使用很不方便;因傳輸帶寬過寬,當時的網絡狀況非常不穩(wěn)定并且?guī)挷焕硐耄珓討B(tài)的視頻圖像幾乎是不可能的,得到的圖像質量一般也都不太穩(wěn)定,并且圖像窗口尺寸也不盡人意,所以這種視頻傳輸業(yè)務很難大規(guī)模地投入到商用視頻通信市場中去;由于造價不菲,預算往往高達百萬、千萬元,只能應用在政府、金融、集團公司等高端市場,主要在專網中運行,使得視頻會議的應用貴族化。
隨著人們對視頻和音頻信息的需求愈來愈強烈,傳統的視頻會議很難提供視頻/音頻之外的數據功能和會議管理功能及各種多媒體業(yè)務,無法適應用戶的新需要。追求遠距離的面對面的視頻交流成為新的時尚,以及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在辦公模式、內部管理和提高運作效率方面希望實現新的突破,希冀通過遠程辦公、遠程視頻會議等高效的通信方式,降低差旅費用,提高工作效率,促使了視頻會議系統被越來越多的企業(yè)用戶所接受,為其面向公眾廣泛運營提供了市場支持。當前,我國在教育、醫(yī)療、企業(yè)等各行業(yè)中已經出現了對視頻會議業(yè)務的巨大需求。
與此同時,互聯網普及和應用及通信視訊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為視訊通信業(yè)務面向公眾廣泛運營已經準備好了技術條件。1997年3月是視頻會議領域的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時刻之一,ITU-T發(fā)布了用于局域網上的視頻會議標準協議——H.323,為那些與Internet和Intranet相連的視頻會議系統提供了互通的標準,各廠商紛紛推出符合該標準的視頻會議產品。這保證了所有廠商生產的終端和MCU都可以互聯互通。H.323體系是一種兼顧PSTN呼叫流程和IP網特點而發(fā)展的開放標準體制,吸取了許多電信網的組網、互聯和運營經驗,能與PSTN網、窄帶視頻業(yè)務以及其他數據業(yè)務和應用網互聯互通,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現在組建的VoIP網方面突顯了其技術優(yōu)勢。H.323協議范圍廣,涵蓋了各種獨立設備、個人計算機技術以及點對點和點對多點的視頻會議,該協議解決了視頻會議中呼叫與會話控制、多媒體與帶寬管理等許多問題。也正是因為H.323系統在設計的時候考慮的問題太多,整個體系結構顯得龐大且較為復雜,限制了其在中小企業(yè)的部署。
基于IP的H.323標準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其組成元素包括視頻終端、多點控制單元、關守和網關,可以將視頻引到辦公桌面,利用數據實時交互功能,完成協調辦公,使用戶從根本上擺脫開會必須去固定會議室的限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視頻通信,并且互聯互通性能好,支持所有廠家設備均能互聯互通。
此階段的視頻會議的特點是通過軟硬結合的方式實現。能很好適應復雜網絡環(huán)境,在普通寬帶互聯網上有比較好的音頻、視頻和數據效果,能在保證清晰度的同時,有效降低成本。被越來越多企業(yè)用戶所應用,視頻會議已進入商用的發(fā)展階段。
隨著ITU-T建議H.323的出臺,目前,大規(guī)模商用VoIP網絡和會議系統都采用H.323標準,但隨著VoIP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和視頻會議系統應用的逐漸普及,SIP協議(會話發(fā)起協議)正日益受到業(yè)界的重視,基于IP標準的視頻會議技術的應用相應展開。SIP是有IETF提出的IP電話信令協議,SIP是用來建立、修改和終結多媒體會話的應用層控制協議,主要完成用戶定位、用戶能力交換、呼叫建立、處理等功能。它繼承了互聯網協議的設計理念,與H.323協議相比,具有簡單靈活、擴展方便的特點,可方便地與其他互聯網協議結合提供豐富的IP多媒體業(yè)務,以便在各種網絡環(huán)境下部署。業(yè)界也已經確定將SIP作為下一代網絡(NGN)的核心控制協議;赟IP的視頻會議系統必將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伴隨著計算機能力的增強和網絡帶寬的迅速增加,以及用戶群體在不斷延伸和變化,企業(yè)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視頻會議系統已無法滿足不斷更新變化的用戶需求,他們需要更多的多媒體業(yè)務為其服務,因此需要功能多樣化的系統,要求朝著“可視協同工作平臺”方向發(fā)展?梢晠f同工作可以提供視音頻、文檔、數據交換、協同瀏覽、應用程序共享等能力。所以基于IP網絡的新一代視頻會議系統將是視頻會議的一大發(fā)展趨勢。新一代視頻會議產品將使市場進入新一輪快速發(fā)展階段。新一代視頻會議必須具有多重特性和優(yōu)勢,以滿足企業(yè)用戶的多元化應用需求。這包括對傳輸網絡線路的高適應性、大容量并發(fā)、綜合數據會議功能、高性價比、音視頻高清晰度、安全性、穩(wěn)定性等特點。同時,人性化設計和方便的可擴展性是新一代視頻會議產品的兩大特征。對于一個處于快速增長時期的市場來說,產品勢必緊隨用戶需求的改變而不斷升級。
從H.320到H.323到SIP,從G.711到G.723.1、G.729,從H.261到H.262/3、MPEG1/2/4到H.264,從T.120到T.124,以及MPLS、VPN、RSVP、網絡多播的應用普及,軟交換構架的逐漸形成,都說明視頻會議系統的技術越來越成熟化,越來越完善化,標準化。在未來的十年內,視訊標準和技術將體現出多種應用協議并存、接入手段多樣的特點。在協議標準方面,H.320協議得到目前國內通信網(電路交換網)的支持,很好地形成了商業(yè)市場;H.323系統地開放性與互操作性、普及迅速、系統價格低等特點,也受到了廣泛的歡迎;而SIP協議憑借其簡單靈活、擴展方便等特點,提供豐富的IP多媒體業(yè)務并且逐漸成為技術標準和市場的主流。
四、視頻會議系統組成
視頻會議系統由視頻會議終端、多點控制單元MCU、網絡管理軟件、承載網絡以及相關附件五大部分構成。由于用戶已有的網絡狀況、硬件設施各不相同,所以對視頻會議系統中各部分具體要求也各不相同。詳細如下:
多點控制單元MCU
MCU是視頻會議系統的核心部分,也稱視頻會議服務器,主要功能是協調及控制多個終端間的視訊傳輸。當參加會議的終端數量多于兩個時,必需通過MCU來對會議進行控制,所有終端都要通過標準接口連接到MCU,為用戶提供群組會議、多組會議的連接服務。MCU按照一系列標準來實現語音和圖像的混合與交換、實現所有會場的控制等功能。
MCU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MC (Multipoint Controller)及MP (Multipoint Processor)兩部分。MC主要是負責協調終端間傳輸頻道使用的先后順序及利用H.245等系列標準來界定傳輸內容的規(guī)格;MP則是在MC的控制規(guī)則之下真正在從事影音的再制作、轉送以及一些視訊流的處理。MCU中MC是必須要具備的管理功能,MP則視終端處對視頻的處理能力及整體環(huán)境架構而有取舍的余地。
視訊系統常采用星形組網方式,所有的終端都與中心的MCU相連接。當終端數目很多時,單機無法提供所有用戶接入,可通過MCU級聯的方式擴充網絡能力,在網絡中最上一級的MCU稱為主MCU,其下接從MCU,從MCU下還可以再接從MCU,以滿足更多終端同時加入會議的需要。MCU的使用和管理需簡潔易用,要使客戶中的一般員工能夠操作。
視頻會議終端
主要有桌面型、機頂盒型、會議室型及網真型。介紹如下:
1.桌面型終端
隨著商業(yè)環(huán)境的全球化趨勢,企業(yè)員工出差遠距離、低成本的即時溝通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而桌面視頻會議系統正好迎合了這種需求。桌面型(PC)終端產品桌面會議是直接在電腦上進行的視頻會議,與攝像頭、ISDN卡、網卡和視頻會議軟件等精巧組合。桌面型視頻會議終端通常配給辦公室里特殊的個人或在外出差的工作人員,常規(guī)情況下只能供2-3人使用,既可以作為普通計算機使用,又可以作為會議終端,是實現會議、數據等綜合應用的平臺。具有簡便性和低成本等特點。
2.機頂盒型終端
機頂盒型終端是以簡潔著稱,適用于從跨國公司到小企業(yè)等各種規(guī)模的機構,機頂盒型終端通常是各部門之間的共享資源。也往往是公司購買的第一種“會議室型終端”。在一個單元內包含了所有的硬件和軟件,放置于電視機上。安裝簡便,設備輕巧。開通視頻會議只需要一臺普通的電視機和一條ISDN
BRI線或局域網連接。視頻會議終端還可以加載一些外圍設備例如文檔投影儀、掃描儀與打印機和白板設備來增強功能。
3.會議室型終端
會議室型解決方案幾乎是最全面的解決方案,適合各行各業(yè),中、大型企業(yè)。此方案一般集成在一個會議室。會議室型終端通常組合大量的附件如音頻系統、附加攝像機、文檔投影儀和PC協同文件視頻通訊。
雙屏顯示、豐富的通訊接口、圖文選擇使終端成為高檔的、綜合性的產品。過專門設計,功能完善,安裝在特定的會議室中,不能隨意移動,能夠實現復雜的電視會議應用。
4.網真型終端
思科網真(TelePresence)是一種通過結合高清晰度視頻、音頻和交互式組件,在網絡上創(chuàng)建一種獨特的"面對面"體驗的新型技術。它的主要目標是縮短用戶與他們的個人和職業(yè)生活中重要的人員、地點和活動之間的距離。網真會議解決方案通過網絡創(chuàng)造了生動的"面對面"會議體驗
- 使用戶能夠實現前所未有的互動與協作。
其特點是多人可舒適地圍繞著一個虛擬辦公桌召開會議,實景大小的超高清晰視頻畫面,只需在會議室按下電話鍵便可啟動呼叫,是大型分組會議的理想選擇,這個新型的解決方案可將參會者精力集中在會議上,實現高效通信。
輔助設備
建立一套視頻會議系統根據具體應用和需求而定,桌面型終端需要,通常用到的附屬設備包括投影儀、監(jiān)視器/電視機、大型擴音器、麥克風、大型攝像機、DVD播放機
、錄像機、外部遙控器、寫字板、中央控制 、記憶卡、放映機、等離子屏、計算機監(jiān)視器等.
隨著各行業(yè)信息化建設的發(fā)展,高效、便捷、經濟的辦公和溝通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處在風口浪尖上的視頻會議系統的發(fā)展更是受到大家的關注。
CTI論壇編輯
相關鏈接:
泌阳县|
屏边|
梅河口市|
东乌珠穆沁旗|
潍坊市|
建昌县|
哈尔滨市|
马关县|
余姚市|
汨罗市|
呈贡县|
西充县|
新邵县|
健康|
四子王旗|
台中市|
大新县|
平邑县|
泰宁县|
西藏|
友谊县|
水城县|
天长市|
彭阳县|
安龙县|
襄樊市|
泰来县|
宝清县|
德州市|
南宁市|
涿州市|
彩票|
鹿泉市|
吉安市|
汨罗市|
城市|
宣化县|
日喀则市|
苍溪县|
广河县|
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