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技術>>>融合通信

中電信IPTV測試傾向新標準 逼宮廣電欲自立

2005/11/09

  隨著中國電信等國內固定電話運營商的IPTV試點的逐步進行,備受關注的IPTV技術標準之爭也愈演愈烈,近日,中國電信在上海進行的相關測試結束,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多名專家公開撰文支持H.264是未來IPTV的發(fā)展方向。中國電信的這一傾向,對于正在爭奪產業(yè)主導權的廣電和電信雙方,以及積極爭奪IPTV市場的諸多設備商都將形成巨大的影響。

  沒有標準可循的尷尬

  國際上固話運營商也是從最近兩年才興起IPTV熱,至今也沒有一個國家在IPTV業(yè)務方面形成成熟標準,國內IPTV業(yè)務也同樣無標準可循。

  UT斯達康公司一位負責參與IPTV上海測試的人士稱,以前各系統(tǒng)提供商提供的解決方案均借鑒傳統(tǒng)廣電或寬帶網已有的協議,各方的理解和具體方案不同,也就導致了目前阻礙IPTV發(fā)展的最大瓶頸——不同設備提供商的設備以及終端之間無法兼容和互通。

  據悉,IPTV最重要的就是編碼標準問題,編碼直接關系到解碼,解碼又會影響到機頂盒。之所以目前尚沒有廠家大規(guī)模生產網絡機頂盒,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確定的標準支持。

  “MPEG-2是已經使用10多年的第一代信源標準,即將被取代;MPEG-4是第二代信源標準,但因為專利政策的失誤,以及MPEG-4解碼器在各廠家之間并不兼容,發(fā)展前景有限,所以,才會引起爭議。

  此外,盡管IPTV標準有很多種,但在中國主要是采用MPEG-4和H.264技術”,前述UT斯達康人士如此說。

  MPEG-4,還是H.264,國內企業(yè)面臨一場抉擇。

  上海測試結論傾向H.264技術

  中國電信作為國內最大的固話運營商,在IPTV標準上的選擇自然舉足輕重。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是IPTV測試的主要承擔者。今年以來,中國電信在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和陜西等5省17市進行試點,其中,上海是技術測試的焦點。9月1日至9月10日,上海電信委托上海研究院進行了第二次IPTV測試。測試主要出發(fā)點是為了適應IPTV業(yè)務大規(guī)模開展的需求,檢驗IPTV系統(tǒng)的可運營,可管理,可擴展的能力,并對IPTV的兩個技術標準MPEG-4和H.264的方案成熟度進行實際驗證。因此,此次測試備受業(yè)界關注。

  參加此次測試的有UT斯達康、西門子、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微軟、中興、華為等6家廠商。事后,幾乎所有廠商都宣稱自己的技術標準和測試結果得到好評,但是,中國電信一直未有任何評價。

  直到幾天前,一篇署名為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人士的文章正式發(fā)表于某行業(yè)媒體,業(yè)內才真正洞悉出中國電信對于該次測試的一些結論。

  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總工程師嚴海寧表示,實驗表明,國內普遍采用的MPEG-4編碼技術,在3Mbps的帶寬下尚達不到標清的圖像質量,因此,運營商希望引導更先進的H.264編碼技術產業(yè)的發(fā)展和成熟,在有限的帶寬資源下進一步提高圖像質量。

  嚴海寧認為,MPEG-4的編碼效率和圖像質量在目前的帶寬要求下還不能滿足運營商的要求,因此只能作為IPTV的“過渡”編碼標準。

  此次測試則表明,目前的系統(tǒng)和終端尚無法做到平滑地從MPEG-4升級到H. 264,那么業(yè)務發(fā)展初期發(fā)放的MPEG-4機頂盒很可能將會因“過渡”問題而白白地損失掉,這也導致了運營商在MPEG-4和H.264之間的兩難選擇。很顯然,中國電信態(tài)度明顯傾向于H.264。

  設備商:運營商勝算較大

  就IPTV產業(yè)鏈而言,由于電信運營商只是IP網絡的擁有者,缺乏內容源及內容運營經驗,因此,電信運營商必須與內容提供商廣電系統(tǒng)合作才行,這就會導致兩家爭奪主導權,而技術標準正是爭奪的重要領域之一。

  目前廣電主要采用其傳統(tǒng)的MPEG-2,此次中國電信則對H.264表示出明顯的傾向性,不愿透露姓名的業(yè)內人士就認為,中國電信傾向于H. 264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先下手為強,逼廣電采用電信運營商提出的標準之意。

  有意思的是,中國網通也與中國電信觀點一致。盡管中國網通研究院去年開始在宜春網通等試點城市選取了MPEG-4為IPTV視頻編解碼標準,但業(yè)內人士都稱其實是無奈之舉。行內人都明了,中國網通真正中意的IPTV標準也是H.264,而非現在的MPEG-4.如今的MPEG-4只是一個過渡產品,運營商看中的是它和H. 264間的升級對接。

  一位IPTV系統(tǒng)廠商人士稱,假如各地試點成功,系統(tǒng)廠商們都跟著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走,那么未來電信運營商將在技術上占主導地位;而且,由于廣電系統(tǒng)對技術的把控能力歷來較弱,對由電信設備商轉來的IPTV設備制造商缺乏號召力,此次“技術標準大戰(zhàn)”,電信運營商勝算較大。

  另據了解,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已聯手電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IP與多媒體通信技術工作委員會一起制定IPTV標準,這其中根本沒有廣電系統(tǒng)參與。

  -記者觀察

  機頂盒:運營商的下一目標


  電信運營商在加強自己的技術主導地位的同時,對于廣電企業(yè)的重要性也相當清楚。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總工程師嚴海寧就表示,在IPTV的產業(yè)鏈上僅憑電信運營商一家努力并不足以把IPTV做大。他承認,機頂盒作為整個產業(yè)鏈中重要的一環(huán),直接面向用戶,其功能和成本對整個IPTV產業(yè)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

  今年10月,國家廣電總局決定通過向居民免費發(fā)放機頂盒的方式,來推進中國數字電視,也就形成了系統(tǒng)設備由電信運營商控制,而機頂盒這一IPTV的終端聽命于廣電總局的局面。

  不過,中國電信相關人士最近聲稱,目前的機頂盒3種硬件解決方案不管技術方案本身好壞,只有提供高的“性價比”才可能為運營商所接受。降低終端成本,需要降低機頂盒生產的門檻,使更多的終端制造商可以參與機頂盒的制造和競爭。據悉,中國電信正積極制訂機頂盒的相關技術標準和接口標準,并引入開放的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

  不難看出,機頂盒也是電信運營商不愿放棄控制權的環(huán)節(jié)。

  -概念解釋

  H.264技術標準


  H.264技術是一種新的視頻壓縮編碼標準,該標準采用了多項提高圖像質量和增加壓縮比的技術措施,可用于SDTV、HDTV和DVD等。H.264不僅比H.263和MPEG-4節(jié)約了50%的碼率,而且還具有較強的抗誤碼特性,可適應丟包率高、干擾嚴重的無線信道中的視頻傳輸,從而獲得平穩(wěn)的圖像質量。但該技術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目前在國內市場上能夠真正支持端到端H.264標準的廠商還不多,一些廠商的機頂盒設備還無法支持H.264.

新京報



相關鏈接:
“有線電視+移動電話”美國將推出融合電視與通信的新型服務 2005-11-08
印度IPTV運營商引入領先內容保護機制 2005-11-04
阿爾卡特為索尼在五個國家提供IP通信解決方案 2005-11-03
VoIP十周年:第一個企業(yè)融合通信解決方案源自Avaya 2005-11-03
北電推出全面的數字電力解決方案 2005-11-01

相關頻道:  電信_與_融合通信           新聞頻道   行業(yè)_電信_新聞   技術_融合通信_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