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次采訪完以后云之訊羅志堅先生后(“云之訊羅志堅:讓每個應用插上通訊的翅膀,打造通訊生態(tài)圈!”),對與云之訊的產生、理念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但是對于一些底層架構方面的技術知識還是有一些疑惑,于是CSDN繼續(xù)約訪了云之訊首席技術官賈俊杰先生,請他來為我們解惑。
賈俊杰,云之訊首席技術官、融合通訊開放平臺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就職于華為,先后參與過多款增值業(yè)務相關產品的研發(fā)工作,具有多年的項目管理、架構設計經驗;對增值業(yè)務各類解決方案有深入理解,長期關注通信能力開放平臺的發(fā)展,致力于構建開放的、便捷的、融合的通信平臺,服務于廣大的中小企業(yè)及開發(fā)者。
以下是采訪內容
CSDN:請你介紹一下您的團隊規(guī)模,及貴團隊從事的工作和關注的重點。
賈俊杰:我們這邊技術團隊大概有40多人,其中專注與音視頻引擎,還有通訊技術的占據一半左右。我們關注的重點首先就是音視頻引擎技術,包括VOIP的通訊,還有就是落地電話的通訊,同時我們也遇到了很多視頻的一些需求,包括視頻點對點的,還有視頻會議,所以我們會在視頻方面做比較深入的究,只有把這個做好了,才會更有競爭力。然后就是客戶端APP開發(fā)團隊,目前我們的客戶端支持Windows、IOS、安卓等主流平臺,隨后可能也會做一些WEB的客戶端。
CSDN:目前做的PAAS平臺,開發(fā)者對這個平臺更多的需求是什么?你們的困難是什么?
賈俊杰:我們做的UC PASS其實就是一個共有的PASS平臺,我們在運營過程中開發(fā)者的需求可以說是各種各樣的,如說計費,比如帳號管理,或者說安全需求,它都有一些定制化的要求。我們的難點就是如何可以把這些個性化的需求進行整合,做成平臺化的服務,通過同樣一種方式提供給更多的開發(fā)者。
CSDN:PAAS平臺的構建過程?比如說用了哪些技術,又經過這些技術都做了什么?
賈俊杰:首先看一下我們的平臺,我們做的是一個融合通訊開放平臺,讓開發(fā)者能夠輕松構建語音、短信、VOIP、視頻等解決方案,無硬件、網絡成本,快速搭建和使用電信級通訊能力。
首先從硬件來講,我們采用了比較高規(guī)格的一些IDC的資源。包括我們在北京、天津、廣州、成都等中國的各個大區(qū),基本都有我們的分布點,而且都是非常高規(guī)格的IDC的硬件資源,保證我的音視頻的通訊傳輸非常好。
然后從平臺來講,我們的解決方案都是同規(guī)格的一體化解決方案,這就非常方便我們去擴展,去做集群化,做云計算的這種平行的擴展。
最后軟件方面,我們使用了很多的開源技術。像redis,還有mongoDB等等,主要是為了解決海量用戶的數據讀取,解決數據庫的壓力。同時對數據庫來講,為了提高它的可靠性、容量的限制,我們用了國內非常流行的一些數據庫中間件,組建了數據庫的集群。同時還用了分布式的文件系統,存儲我們的用戶數據、信息等等。
CSDN:你認為做通訊云平臺應該具備哪些基礎能力?
賈俊杰:從我的角度來看,要從事這個行業(yè)還是需要一些基本能力的。比如說:語音能力、即時通訊、視頻通訊等能力,目前云之訊在這些方面做的已經非常完善了。
語音能力
- 支持落地電話、點對點語音電話、雙向回撥等語音通訊能力
- 支持互聯網高效壓縮技術,最低達到4kbps,極大節(jié)省用戶流量
- 支持號碼透傳顯號
- 支持多終端、跨平臺(APP、web 、pc)語音
即時通訊
- 支持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消息。
- 支持用戶自定義擴展消息種類,如位置、表情等。
- 支持多終端、跨平臺(APP、web 、pc)語音
視頻通訊
- 支持點對點視頻,包括P2P模式、中轉模式。
- 支持VP8、H.264、VP9等主流編碼。
- 動態(tài)碼率自適應,網絡智能路由,確保視頻流暢度。程度
- 支持跨平臺(app、pc)視頻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