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商務談判的初期,其中一家競標者就已經作出了不要預付款的承諾,這一承諾當然能得到客戶的認可,并要求另外兩個競標者跟進。說實話,這是很不合理的,盡管很不情愿,也不得不從。作為一家專業(yè)公司,易谷網絡的所有資源都放在了公司專注的專業(yè)領域,根本沒有補貼本項目的其他利潤來源,如果強行低價投標并中標的話,后果不堪設想。所以,Peter只能決定用公司能夠承擔的最大風險作為出價的依據。即便這樣,最終價格很有可能還是三家中最高的。
周五下午遞交了最終價格以后,煎熬了兩個多月的投標團隊解散,大家都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等待進一步的消息。直到第五周,Peter接到了公司的電話,客戶經理在電話中告知客戶要求和易谷網絡進行溝通。在得到通知以前,Peter已經了解到了B銀行的常規(guī)流程,如果一個候選人以最高價格中標,需要協商下一步的優(yōu)惠政策,然后才能發(fā)放中標通知,F在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也就是說,綜合評分最高的一定是易谷網絡,沒有宣布其中標的原因也很清楚,易谷網絡是最高價格。
果然,客戶提出了降價的要求,這對易谷網絡來說是非常艱難的,最后一輪價格已經是微虧的狀態(tài),而現在每降一次價格就意味著虧損的進一步加大?蛻舨少彶块T的策略也很簡單,采用“拖字訣”,并暗示如果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本項目甚至有不做的可能。最終結果是,易谷網絡以原報價降10%達成了最終成交價格。經歷兩個月的鏖戰(zhàn),易谷網絡拿下了這個具有革命意義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