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戰(zhàn)場
與PC時代的傳統(tǒng)互聯網不同的是,移動用戶最主要的聯網方式是通過各種應用(Apps),而移動渠道中最重要的形式不是搜索也不是網址導航,而是應用商店。
到2012年年中,蘋果iOS、Google Android和微軟Windows Phone系統(tǒng)中智能手機應用總數已經超過130萬個,其中iOS以65萬個排在首位。據艾瑞數據,2012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guī)模4.3億,手機上網用戶中56.7%會下載應用。
2012年第2季度,僅Android應用的下載量在中國就達到了50億次。巨大的應用數量和海量的用戶,催生出了很多渠道,其中最主流的渠道是應用商店。手機各個鏈條的勢力都想要通過應用商店成為入口,比如硬件廠商中,三星有Samsung Apps、諾基亞有Ovi、聯想有樂商店;電信運營商里,中國移動有移動應用商場,中國電信有天翼空間,聯通也有沃商店。但與之相比,最多的還是第三方應用商店,如91、安智、騰訊應用寶、豌豆莢、機鋒市場和360手機助手等。到目前為止,第三方移動應用商店用戶達到了1.5億,同比增長247.7%。
默認而言,大多數應用商店基于Android操作系統(tǒng),只有91、同步推等少數商店或同步工具支持iOS系統(tǒng)。這一方面是因為Android手機的迅猛增長(預計2012年出貨量超過1.7億),另外一方面,也因為Android系統(tǒng)本身的開放性和混亂,給了應用商店更大的成長空間。
于是,爭奪應用商店往下延伸,重點變成了爭奪基于Android系統(tǒng)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因為做商店的門檻并不高,和很多其他行業(yè)一樣,這是一個極度分散的市場。“今年已經有了商店漸漸收攏的跡象,可是即便排名最高的應用商店,在整個市場中份額也不到10%。根據具體的應用,有些應用的下載,排名第一的商店甚至都不到總量的5%。”某知名移動產品的推廣負責人說。
第三方移動商店分兩種,一種是以應用的形式裝在手機端,如安卓市場、機鋒市場;另一種則是以客戶端的形式裝在PC端,如豌豆莢、91手機助手。對排名靠前的商店來說,一般都是二者兼具,互相配合。
除了商店之外,Android刷機市場是另一塊必爭之地,而這也是更像傳統(tǒng)PC時代的地方。因為Android原生系統(tǒng)對大多數中國用戶來說并不易用,為了更好的使用體驗,“刷ROM”變成了一個廣泛的用戶需求。這很像買PC電腦時所安裝盜版Windows系統(tǒng),區(qū)別在于它并沒有那么灰色,免費開放的Android系統(tǒng)本身容易改造,而原則上來說,只要有手機的硬件權限,將手機通過不同ROM變成什么樣的操作系統(tǒng)乃是用戶自由。事實上,從Google到手機硬件廠商對這一塊也很難管束。
百度投資的點心和騰訊投資的樂蛙正是這樣的ROM,而360也有自己的360手機桌面。一方面,它們想辦法優(yōu)化原生系統(tǒng),用本土化給用戶更好體驗;另一方面,它們取代Android成為了手機硬件到軟件之間的系統(tǒng)層,對應用的預裝和管理成為了順理成章的事。當ROM多起來之后,連安裝何種ROM的渠道都具有了價值,比如卓大師(百度)和刷機精靈(騰訊)。
另外還有兩塊移動渠道爭奪的陣地,一為手機原廠預裝,二為手機管理軟件。前者主要是與廣大主要集中在深圳的手機廠商“資源合作”,一些大的應用甚至以一臺機器1元的價格購買安裝,因為每臺機器確定會帶來一個真實用戶;后者則沿襲了傳統(tǒng)時代一些PC管理軟件的思路。
這些部分共同構成了當下移動渠道的主體。雖然移動互聯網泡沫帶來了產品營銷成本的提高,進而過度提升了這些移動渠道的價值,但即便現在不賺錢,移動渠道本身仍然值得大公司進行角力——它們并不缺錢,缺的只是一個更加確定的移動互聯網未來而已。
“2012年春節(jié)之后,幾個大公司在渠道上增速明顯加快。”一位資深的移動互聯網投資人向《商業(yè)價值》表示,“尤其是360和騰訊。”有相關人士透露,在“雙11”期間,因為阿里巴巴的立體營銷策略,天貓的移動客戶端下載量非常大,可即便渠道分散,僅360相關的移動渠道就為其帶去了10%的量,“360在移動渠道這一塊可以說是最強的了”。
而到了下半年,隨著百度移動互聯網戰(zhàn)略的發(fā)力,這家傳統(tǒng)互聯網中的流量巨頭開始以強勢姿態(tài)進入。可以預期的是,未來移動渠道的爭奪將在這三家傳統(tǒng)互聯網巨頭中展開。
收購加自研,它們會迅速拉升移動渠道的門檻。2012年之后,新玩家在渠道上將很難有進入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