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和定制
除了有形可見,普適計算的另一核心要素是個性化和定制。
物聯網不只是關乎與互聯網連通的冰箱,它涉及的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的設備,這些設備將擁有聯網和物理嵌入的特性……
普適計算的目標是,所有東西在被不同用戶使用時,可以產生不同的使用方式和體驗,以實現個性化和定制?梢韵胂筮@樣一種情況:客廳里的網絡攝像機將能夠發(fā)短信給你,告訴你,你的貓不舒服,正病懨懨地躺在沙發(fā)上。
例如,安裝了嵌入式傳感器的廚房設備可以讓用戶各取所需,一個用戶可能用的是精確控制烹飪的功能,而另一個用戶則可能用來遠程監(jiān)控老人的食品消耗情況。
對Web 2.0,或哪怕是當前的移動應用而言,它們服務和功能純粹由提供商定義,用戶幾乎沒有選擇,只能去適應。與它們相比較,物聯網的理念不失為一項巨大轉變。為了充分利用下一代技術,物聯網應該適應與物、人、地點、時間相關的不同喜好,并根據這些偏好來定制功能。
普適計算將個性化視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諾,將為用戶提供真正的隱私保護。而個別定制過程中,勢必要考慮隱私偏好和控制。
這些能否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要的推進者。如果技術的開發(fā)是在少數幾個主要供應商的高墻之中進行的,只會令人們產生隱私重獲保護的錯覺,并最終被他們所謂的規(guī)則所約束。他們一貫如此。
這不僅不利于隱私的保護,而且會妨礙和限制新興技術前景的潛力。
隱私的命運與物聯網緊密結合。如果普適計算的實現能夠以一種開放、多元、創(chuàng)新、富含價值的方式進行,隱私也許就能擁有轉敗為勝的機會。
原標題:物聯網將為隱私帶來挑戰(zhàn)還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