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日本手機報基本都是屬于3G網站型,這為手機廣告和其他增值業(yè)務的發(fā)展提供了必要條件。手機廣告就是讓用戶免費閱讀信息與使用服務,借以擴大訪問量,通過手機廣告獲得收益。
日本的手機廣告居于世界領先地位,2006年日本基于I-mode的廣告收入已經超過100億日元。I-mode的優(yōu)勢在于用戶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隨身攜帶、使用頻率高,是高便利性的媒體;當場可以網上確認與收發(fā)E-mail;手機廣告回應率高,是高效的媒體;手機的高度普及使得手機成為互動性的大眾媒體,也是適時適地的個人信息交流媒體。可以吸引非PC用戶的網民;對于出門在外的用戶,還可將用戶吸引至各商店企業(yè),起到溝通與促銷的作用。
日本手機是單向收費的,用戶無須為手機廣告增加經濟負擔。手機廣告形式多樣,如通過手機送虛擬優(yōu)惠券、有獎應征。手機廣告可以分為旗幟型(圖片型)廣告、郵件型廣告、網站型廣告等。I-mode廣告具體做法有:在適當?shù)臅r機發(fā)送手機電子郵件,吸引顧客;通過網絡游戲吸引用戶;在網絡游戲中打出企業(yè)標志LOGO等。
訂閱收費也是日本手機報盈利的一個重要渠道。I-mode的手機都非常輕巧方便,顯示屏比一般的移動電話的顯示屏要大,有些能顯示256色。絕大多數(shù)的I-mode手機能夠顯示活動畫面,還可以播放音樂。I-mode的操作簡便,基本操作可以通過4個鍵來完成:游標前移、游標后移、選擇和退回。只需按一下手機上的i鍵,10秒鐘就可以連上一個互聯(lián)網主頁。用戶還可以通過I-mode定制個性化主頁,打開手機就可以進入到自己定制的服務內容中。
I-mode推動了日本手機媒體的崛起,不僅使各種網站與之聯(lián)盟,還促使傳統(tǒng)媒體與之相結合。在日本報紙發(fā)行量飽和并走下坡路之時,《朝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等報社紛紛通過手機媒體傳送新聞,日本手機用戶可以菜單式地選擇網絡信息服務。例如,有的手機用戶需要每天通過手機閱讀《日本經濟新聞》,每月增交200日元的手機費。這些收費由NTT DoCoMo公司與各報社分成。后來,《讀賣新聞》還和《朝日新聞》、《每日新聞》一起與奧林巴斯合作推出“M-Studio”,向手機用戶傳送各大報紙新聞的語音版。
另外,在3G時代,手機報經營者認為,收入來源不應該局限于報業(yè),而是應該開展多種服務。其中開展增值服務,獲取經濟效益,是手機報實現(xiàn)盈利的重要途徑。手機音樂增值服務是目前日本手機報的主要增值服務內容。
中國信息產業(yè)網(www.cni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