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技術>>>即時通信

騰訊通RTX引領企業(yè)即時通訊的應用與發(fā)展方向

2004/02/20

  從CIM到EIM

  數據:個人即時通信(Consumer Instant Messaging,以下簡稱CIM)這幾年在全球普及很快,2003年全球即時通信用戶將達到2億人。最近AOL調查表明:76%美國互聯網用戶使用IM軟件,“即時信息正在成為在線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功能”。

  在中國,CIM軟件的發(fā)展與美國相比可說是毫不遜色,國產的“QQ,泡泡,UC”與進口的“MSN,Yahoo”殺得難分難解。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網民已經越來越離不開CIM了。

 。磿r通訊市場潛力巨大全球賬戶達5.9億。行業(yè)研究機構Radicati Group公司在今年年中做過一項預測,其題為《2003-2007間的即時通訊和存在市場趨勢》的預測報告稱,越來越多的即時通訊用戶相信,繼電話和電子郵件之后,即時通訊服務正在全球迅速普及,而且將迅速成為個人間實時通訊的有機組成部分。據Radicati預測,全球的即時通訊服務賬戶將由目前的5.9億增長到2007年的14.39億,這將使每天發(fā)送的即時通訊消息數量由目前的5820億增長到2007年的13800億,而即時通訊軟件市場將由2003年底時的680萬美元大幅成長至2007年的2570萬美元。其中企業(yè)領域增長顯著,賬戶數量將由目前的6000萬增長到2007年的3.49億,增長幅度高達600%。)

  “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美國CIM領域巨頭門幾乎同時推出了企業(yè)級IM產品(Enterprise Instant Messaging,以下簡稱EIM),希望在新興的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目前國外主流EIM產品


 而國內的EIM軟件市場在2003年也是殺得熱火朝天。包含在操作系統中的EIM軟件包,專業(yè)的EIM軟件,ERP內嵌的EIM模塊,各種結構,各種理念紛至沓來。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RTE(實時企業(yè))概念的引入。RTE(實時企業(yè))全稱是REAL TIME ENTERPRISE,由世界著名的IT咨詢公司Gartner提出。Gartner將實時企業(yè)定義為:實時企業(yè)是一家通過使用最新信息來積極地消除其關鍵性業(yè)務流程中的管理與執(zhí)行中的延遲從而展開競爭的企業(yè)。


  毫無疑問,RTE概念將成為IM軟件在今后2到3年最大的賣點。但可惜的是Gartner并沒有說明RTE應該如何使用IM軟件展開深層次的應用,國外可以借鑒的經驗也鳳毛麟角。所以我們不妨先關注一下國內IM先行者的做法。

  國內企業(yè)EIM軟件的應用

  國內企業(yè)EIM的應用實例。

  案例1: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

  浦東發(fā)展銀行已經實施全套Office System,其中Live Communication Server的應用目前還只體現在以即時信息方式發(fā)布通知,例如IT部門告知大家新增了什么IT功能、新的辦公應用,再比如提醒員工及時更新病毒代碼等等。浦東發(fā)展銀行的信息主管鐵先生說,如果用發(fā)郵件的方式,不能保證員工都會看到,現在,系統推送一個類似廣告條的即時信息在每個電腦的屏幕上,只有查看點擊后才會消失,這樣就能做到溝通的及時有效。

  案例2:TCL集團

  TCL集團在2001年12月BQQ剛推出之際就成為了注冊用戶,在其遍布全國各地的成員企業(yè)中推廣使用。到2002年3月,TCL各海外分公司也加入了BQQ為TCL營造的這個企業(yè)即時通信空間。到2002年8月,TCL又成為BQQ升級版本RTX的第一批用戶。不過,在信息主管孫小青先生心里,他很清楚TCL對企業(yè)即時通信的應用還很淺,“我們現在用到的只是即時文字信息、手機短信、通知群發(fā)和討論小組”,“文件傳輸、語音、視頻和數據協作都還沒有”,更不用說與業(yè)務整合了。 不過,即使是這樣,RTX也給TCL幫了大忙。現在各地分公司、成員企業(yè),甚至包括合作伙伴都聯入EIM系統,交流效率提高、通信費用降低。目前,TCL的EIM系統里有1208個用戶,孫小青計劃在2年內使集團中的1萬人用上RTX。

  TCL集團跨地域分支機構多,EIM幫助企業(yè)降低通信費用、加強了溝通。

  案例3:青島可口可樂

  2003年4月,青島可口可樂公司的16個人成為該公司啟用騰訊BQQ后的首批賬號擁有者,到8月份啟用RTX,人數增長到了292人。發(fā)送即時消息、語音通話、小組討論、結合Netmeeting的遠程培訓,再加上手機短信,人們很快地熟悉起這些功能——令信息主管吉元宏特別喜歡的一點就是人們對QQ的界面熟悉,基本不用培訓。

  不過,吉元宏對騰訊RTX的期望值很高,不僅要它成為企業(yè)即時通信的工具,還更希望它能成為企業(yè)內部的通信平臺,“這樣,我們能隨時在這個即時通信的平臺上開發(fā)出企業(yè)需要的、和業(yè)務相關的應用系統”。

  說到做到,最近吉元宏率領手下人真的完成了在RTX上的幾項二次開發(fā),使即時通信系統支持到了查庫存、下訂單和查客戶信用額度這3個環(huán)節(jié)。以查庫存為例,移動銷售員工可以發(fā)手機短信到公司的電腦上,即時通信系統收到查詢命令后自動連上ERP內的庫存數據,把查到的數據再通過即時消息發(fā)回給手機。

  EIM到底是什么,能帶用來做什么?

  看了上面的三個例子,每個人可能都會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比較客觀的總結是:

  目前EIM軟件主要包含了多媒體交互,文件傳輸,短信,郵件,網絡會議,瀏覽器等功能。

  大多數企業(yè)對于EIM的應用停留在跨地域溝通和辦公室協同,少數企業(yè)在與現有系統集成、移動通信整合、網上培訓等方面開始進一步嘗試。幾乎所有的企業(yè)都將EIM的服務對象定義為企業(yè)內部員工。

  所以“沒有人清楚EIM能怎么用,大家都是在作摸石頭過河一般的探索”這句話似乎更能描述現狀。

  從AMT的PHRM到IM的社會集成

  AMT內部使用CIM軟件作為工作溝通方式的歷史已經相當的久遠。但往yahoo messenger里一個個添加同事ID的痛苦經歷總是讓人記憶猶新。

  就在不久前,我們購買了騰迅的RTX實時協作版,并在上面構建了PHRM系統(Public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人脈資源管理系統)。

  PHRM的負責人做出了如下的總結:“現在無論是AMT的內部員工,還是AMT研發(fā)顧問或俱樂部成員,在做簡單的軟件安裝后就可以和PHRM中的任何一個人進行實時的交流。不僅僅是AMT的內部交流;會員的客服,專家指導,知識小組討論等許多內容都會在這個系統上進行。PHRM的服務對象將不僅僅局限于AMT的員工,而是要把所有與AMT發(fā)展相關的人脈資源統統納入到這個系統中!

  “由內而外,內外一體”可以說是AMT在IM軟件應用上的新思路。

  在此基礎上,AMT進一步提出了IM社會集成的概念。


IM社會集成的概念:

  IM應該在企業(yè)內部的得到更深入的應用,不僅僅是基于業(yè)務流程的實時協作,基于知識管理與商務智能的實時協作同樣必要。

  企業(yè)在進行內部IM深入應用的同時,應該關注與外部合作伙伴的實時協作。企業(yè)與企業(yè)間的IM軟件最終能夠實現互連,形成一個社會集成的IM平臺。


總結

  社會集成的IM是一個理想的狀態(tài),但也必然成為IM的發(fā)展方向,軟件間的互連問題無法避免,是由霸主來一統天下還是由割據的群雄共建一個統一的標準接口現在不得而知。但IM市場的明爭暗斗已愈演愈烈。大型企業(yè)在IM軟件上的態(tài)度對市場的發(fā)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http://news.qq.com



相關鏈接:
打破聊天單一模式 UC領跑2003年即時消息 2004-02-19
即時通信發(fā)展的兩大掣肘——互聯互通與安全 2004-02-12
商務領域:即時通信的另一金礦 2004-02-11
誰來守護即時信息安全? 2004-02-09
互聯網應用中即時通信關注度明顯提高 2004-01-19

分類信息:  企業(yè)_與_即時通信  企業(yè)_與_即時通信     文摘   行業(yè)_企業(yè)_新聞   技術_即時通信_新聞   技術_即時通信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