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行業(yè)應用>>>政府     [相關廠商信息]

勇當服務“三農”信息先鋒
中國網通吉林公司“12316新農村熱線”建設紀實

2007/12/06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讓農民“用得了、用得起、用得好”的實用信息服務。中國網通(集團)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聯合吉林省農業(yè)委員會、吉林省委組織部遠教處、吉林人民廣播電臺、吉林電視臺共同建設了“12316新農村熱線”,將實用、實際、實惠的信息服務真正送到農民家中,成為深受廣大農民歡迎的農村信息化服務品牌。

  去年6月15日,遼源市東豐縣橫道河鎮(zhèn)雙河村農民向12316反映當地水稻大面積發(fā)病。12316專家下鄉(xiāng)服務隊第二天就趕到現場診斷病因并提出了治療方案。為了防止稻瘟大面積發(fā)生,專家組立即聯合電視臺,共同制作了《專家下鄉(xiāng),教你防病》的電視和視頻節(jié)目在吉林電視臺鄉(xiāng)村頻道等多個信息發(fā)布渠道播出,在全省普及預防、治療知識。運行一年多來,“12316新農村熱線”深得農民朋友認可,已成為農民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12316已發(fā)展了32萬注冊用戶,累計接聽解答用戶咨詢72萬人次,現日均撥打量已穩(wěn)定在3000~4000人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等領導對吉林12316新農村熱線十分關注,信息產業(yè)部部長王旭東等相關部委領導多次到吉林網通參觀12316新農村熱線,并給予肯定。該項目今年9月在第七屆中國信息港論壇上被評為2007年農村信息化應用金獎。

四網合一———服務“三農”新思路

  以信息化服務推動“三農”,以信息服務帶動“三農”,是通信行業(yè)的歷史責任與使命。吉林網通是吉林省內最大的固定電話運營商,業(yè)務齊全,用戶龐大,在農村建成了覆蓋廣泛的固話網絡和通達行政村的寬帶網絡,是吉林省信息化建設的主導力量。吉林網通在逐步擴大農村通信網絡覆蓋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認識到,目前農民缺乏的是健康、實用、經濟的信息服務,只有通過有效的手段向農民傳播農業(yè)生產科技知識,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上的難題,才能有效地解決信息需求的“落地難”問題。由此,開啟了一個致力于惠農信息服務的開發(fā)、推動農村信息化建設、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思路。

  從2005年開始,吉林網通多次與吉林省農委就農民急需解決的信息傳輸手段等問題進行探討,并于當年的11月17日,正式簽署合作協議。2006年初,雙方又確定了依托吉林網通的固話網、寬帶網,輔以吉林省廣播信號覆蓋網和電視傳媒覆蓋網,以“四網合一”的方式來為農民朋友提供信息咨詢服務。2006年5月22日,“12316新農村熱線”在全國率先開通,擁有28個人工座席,可同時接入360個電話,提供7×18.5小時的人工服務,具有“日人工服務8000次不占線”的強大承載能力。12316工作平臺還開設了具有廣電級標準的電臺直播間和電視直播間,通過吉林電視臺《鄉(xiāng)村四季》和《鄉(xiāng)村聚焦》、吉林人民廣播電臺《關東大地》、吉林人民廣播電臺鄉(xiāng)村臺《13216新農村熱線》、吉林人民廣播電臺大眾生活臺《走進新農村》、長春鄉(xiāng)村戲曲廣播電臺《12316新農村熱線》等多家媒體,將熱線反映的共性問題以錄播或直播的形式播出,帶動農民科技致富。

  與此熱線相關的三大網站也同時開通,包括政務版www.12316.gov.cn、商務版www.jl12316.com、省政府網站專題版12316.jl.gov.cn,網站充分發(fā)揮互聯網優(yōu)勢,在宣傳吉林省名優(yōu)企業(yè)、綠色農產品和為用戶發(fā)布供求信息及交易信息撮合配對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四網合一”的“12316新農村熱線”是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綜合性傳輸平臺,為農民朋友提供了多種選擇,農民朋友可以采用自己喜愛和熟悉的方式向熱線咨詢問題。

實惠實用———農民致富好幫手

  12316新農村熱線建設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講求實惠、實用,向農民傳播農業(yè)生產科技知識,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上的難題。

  為了減輕農民負擔,吉林網通在資費上給予了極大的優(yōu)惠,只收取市話費,不收長途費和信息費,會員用戶每月花幾塊錢就可不限時、不限次撥打,使12316真正成為農民“用得了、用得起、用得好”的多媒體綜合服務平臺。

  12316高度重視內容建設,充分發(fā)揮與政府合作的優(yōu)勢,會集吉林省農業(yè)委員會、省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吉林農業(yè)大學等多個農業(yè)科研院所和行政機構的480位權威專家上線直接為農民提供科技咨詢服務。這種農民與專家實時互動和交流吸引了大批農民撥打熱線。在此基礎上,熱線進一步開展種植養(yǎng)殖技術、農產品價格行情、供求信息、政策法規(guī)、就業(yè)信息、農機推廣、法律咨詢、農資打假及投訴舉報等生產生活各個領域的咨詢解答。同時還開展了信息代查代發(fā)服務,已為農村公司用戶在互聯網上代發(fā)信息1.6萬余條,可查證的交易撮合服務金額達7000多萬元。針對重大災情疫情,12316還提供專家上門指導與現場服務,已累計組織專家下鄉(xiāng)130余人次,為農民挽回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億元。

  因為12316在支農惠農方面發(fā)揮了切實有效的作用,今年5月12日央視2套“春暖春土地、建設新農村”大型晚會介紹了12316新農村熱線。經濟日報、人民郵電報、吉林日報均對熱線進行過重要的報道。

綜合平臺———固網轉型譜新篇

  12316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的建成,改變了固網運營企業(yè)對農民朋友單一的語音服務的模式,提高了農村用戶MOU和ARPU,提高了農村用戶的黏著度和忠誠度,同時拉動了小靈通、寬帶業(yè)務的增長。以應用帶動通信需求,符合向“寬帶和多媒體通信服務提供商”轉型的方向,實現了業(yè)務的轉型和突破,為今后占領農村市場奠定了基礎。

  通過對農民撥打12316反映的需求信息的整理,吉林網通發(fā)現,農民朋友迫切需要的不僅是農業(yè)技術,還有大量的政策信息、經濟信息、民生信息。為此,12316陸續(xù)聘用法規(guī)、政策類、醫(yī)療衛(wèi)生、文教、經濟、市場分析預測等各方面專家到場服務,使12316熱線成為農民朋友的“生活百事通”,形成了全方位服務“三農”的綜合服務體系。結合吉林省農委在農業(yè)領域的專項信息收集與發(fā)布等工作的需要,12316新農村熱線還擔負起信息收集與發(fā)布的職能,通過分析與監(jiān)視GIS系統的數據走向作出病蟲害及災害分布與走勢等情況預報,并及時進行發(fā)布,受益人口超過1000萬。此外,12316新農村熱線系統還與企業(yè)結合,為企業(yè)收集客戶信息,幫助企業(yè)完成客戶資料的收集。伴隨12316業(yè)務的深入,更多的業(yè)務服務方式將不斷被挖掘和提供。

  2006年10月10日,吉林省委組織部、吉林省農業(yè)委員會、吉林省網通公司、聯想中國共同簽署“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合作協議”。2006年12月8日,包括吉林網通在內的18家單位共同簽訂了《新農村信息化建設暨金農工程項目合作協議》,這標志著依托12316新農村熱線平臺的對農服務已經全面展開。

中國信息產業(yè)網(www.cnii.com.cn)



相關鏈接:
天水供電公司全力打造農電服務平臺 2007-12-05
架起助殘愛心橋 浙江省114全國首開愛心熱線 2007-12-05
衡水網通電話導航專席提升客戶查詢率 2007-12-05
烏魯木齊:市民建言建呼叫中心解居民難題 2007-12-05
雅芳在直銷業(yè)界率先成立全國客戶服務中心 2007-12-05

分類信息:  呼叫中心_與_政府     呼叫中心專欄_新聞   行業(yè)_政府_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