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I論壇(ctiforum.com) (編譯/老秦):讀過一篇文章,討論了不同的SD-WAN解決方案如何“修復”UCaaS和VCaaS。最近,筆者在No Jitter上看到了標題為“我們能否將SD-WAN可信地連接到UC中?” -- 一個很好的問題。讓我們深入了解導致實時應用程序出現問題的原因,然后考慮SD-WAN產品如何嘗試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有的話)。

了解影響IP語音和視頻性能和質量的因素非常簡單。它歸結為延遲和丟失。你也會聽到術語抖動和延遲,但由于抖動和延遲都是延遲的形式,我將它們統(tǒng)稱為延遲。
實時語音和視頻應用程序必須以給定的間隔接收數據,否則質量可能會開始降低。延遲和抖動的增加將引發(fā)“關閉時間”或會話延遲。這通常會表現為兩個人互相交談,然后是一個長長的尷尬的間斷,因為他們都停止說話,然后再次互相交談,等等。建議的最大單向延遲為150毫秒,但有時可以寬容地容忍更多。
語音和視頻編解碼器近年來發(fā)展迅速,并且利用最新的分組錯誤隱藏技術,他們能夠容忍一定程度的數據包丟失。然而,超過某個閾值,隱藏算法變得非常明顯。如果您在音頻切斷之前聽過機器??人發(fā)出的聲音,這表明丟包隱藏算法正在努力工作。
SD-WAN解決方案專注于使用兩個主要工具解決這些問題:
- 多個連接和動態(tài)路徑選擇
- 前向糾錯(FEC)
雖然每個SD-WAN供應商都有自己的實現,但為了簡單起見,這里有一個基本的解釋:
- 動態(tài)路徑選擇 -- 假設有多個Internet連接,SD-WAN設備會監(jiān)視每個連接,并根據某些應用程序性能參數選擇路由應用程序流的連接。結果應該是應用程序的優(yōu)化性能。
- FEC -- FEC有許多算法,但這項技術實質上意味著發(fā)送冗余數據,以確保應用程序流以正確的順序到達,并且所有數據包都在目的地。FEC帶來了性能折衷,因為發(fā)送冗余數據會蠶食有效吞吐量。
SD-WAN通常使用寬帶互聯網進行傳輸,與較低成本和較高標稱數據速率進行權衡,與MPLS等運營商服務相比,存在吞吐量不一致,損耗更高,延遲更高的風險。主要賣點是SD-WAN有可能使寬帶與更高價格的運營商服務一樣好。
通過對影響語音的問題以及SD-WAN提供的功能的基本了解,讓我們看看SD-WAN如何改善實時應用程序。
SD-WAN可以減少延遲嗎?
鑒于我們的高級定義,答案是肯定的,在某種程度上。根據所使用的動態(tài)路徑選擇算法,SD-WAN解決方案可以選擇性能更好的Internet連接來路由實時傳輸協(xié)議(RTP)流。然而,這是基于一個連接比另一個連接足夠好的假設。
SD-WAN可以減少丟失嗎?
是的,取決于FEC實施和基于應用的策略。讓我們假設這些已經得到充分實施。
丟失和延遲是第一英里或最后一英里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的責任嗎?
這是事情變得更有趣的地方。大多數人認為ISP是丟失和延遲的主要原因,并且肯定在第一英里和最后一英里的ISP網絡中存在問題。然而,事實上,當今許多寬帶提供商的網絡都是其他提供商合并和收購的結果,這可能導致ISP自身網絡內的路由不理想,F實情況是,丟失和延遲問題可能發(fā)生在路徑中的任何位置 -- 無論是第一,中間還是最后一英里。
SD-WAN無法填補的性能差距是巨大的互聯網中間里程所造成的損失和延遲。無論是在企業(yè)站點之間流動還是從分支機構流向云應用程序,任何未在專用電路上承載的企業(yè)流量都會遍歷Internet骨干網。
因特網骨干網是“網絡的網絡”,包括數百個互連的自治系統(tǒng)或網絡提供商。這些提供者中的每一個與其他提供者具有一組復雜的對等關系,并且每個提供者與其他自治系統(tǒng)有安排以在它們之間傳遞流量。
互聯網的基本設計元素為企業(yè)帶來了低效率和性能問題。其中包括:
- 自治系統(tǒng)之間的最低成本路由策略,迫使低成本路由而不是高性能路由
- 依賴邊界網關協(xié)議(BGP)進行路由;BGP沒有擁塞避免能力
- 使用傳輸控制協(xié)議(TCP)進行傳輸;TCP是一種保守的協(xié)議,在遇到擁塞時會做出強烈反應 -- 這意味著它縮小了窗口大小,從而縮小了吞吐量
新一代SD-WAN解決方案正面迎接中長期性能挑戰(zhàn)。這些覆蓋網絡不尋求取代互聯網。相反,它們通過創(chuàng)建基于性能指標的反饋循環(huán)來增強互聯網路由的優(yōu)勢,這些反饋循環(huán)通知中央協(xié)調器。反過來,協(xié)調器通過Internet繪制出性能最佳的路由,并自動將路由器實例化到云中以使用該路由。
可以將其視為具有實時連續(xù)分析和更新的Internet熱圖。根據需要自動修改路由以保持一致的優(yōu)化性能。這種方法創(chuàng)建了一個在Internet上運行的自我優(yōu)化,自我修復的網絡覆蓋。
結合這兩種技術,不是在覆蓋網絡SD-WAN和基于設備的邊緣SD-WAN之間進行選擇,而是提供1 + 1 = 3解決方案,其中第一,中,最后一英里都針對峰值性能進行了優(yōu)化和可靠性調整。這種組合方法是解決那些棘手的實時應用程序性能問題的正確方法,所有這些都涉及寬帶連接和Internet傳輸。
聲明:版權所有 非合作媒體謝絕轉載
原文網址:https://www.nojitter.com/sd-wan/optimizing-sd-wan-real-time-voice-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