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專門隊伍、專案偵查、專門設備,抓好內部合力、整合外部合力”的“四專兩合力”已成為北京公安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工作指引。
2015年以來,北京市公安局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為契機,根據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精神,圍繞解決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積極推進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理念創(chuàng)新、機制創(chuàng)新、戰(zhàn)法創(chuàng)新,以完善一體化偵查機制提高打擊效能,以深化警通聯動機制形成有效防范,以推進警銀聯動機制破解追贓難題,初步形成了“打防并舉、部門配合、內外協(xié)作、堵源斬首”的具有北京特點的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體系,有效遏制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fā)態(tài)勢,實現了“發(fā)案下降、打擊上升、減損上升”的工作目標。截至目前,北京共破獲案件6248起,通過專業(yè)攔截、布控止付等措施止損10.01億元,凍結涉及全國案件資金8.23億元。
多警聯動,創(chuàng)新一體化偵查機制,實現規(guī);驌
破案624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35名,打掉犯罪團伙101個
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大樓五層,公安部授權建設的全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信息查控中心坐落在這里。案件分析室、警情監(jiān)測處置室內,鍵盤敲擊聲和電話機聲此起彼伏,近百名刑警和文職人員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案件分析室的墻上掛著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上面密密麻麻地標注著數字、線條和符號。這里就是北京公安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作戰(zhàn)室。
“我們建立了4項內部合力工作機制——情報行動一體化工作機制、分類偵查與分類防范一體化機制、異地駐勤合成偵查工作機制、專業(yè)化案后處理工作機制……”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副總隊長臧學民如數家珍地說。
每天清晨,在北京市公安局情報行動一體化機制的框架下,由刑偵總隊牽頭,刑偵、網安、情報等多個部門分管領導和聯絡員在這里召開“每日情報信息集中研判會”,對每日警情、苗頭和突出警情及各部門上報的線索進行整合研判并發(fā)出一道道指令,各戰(zhàn)斗組快速反應、同步上案,對違法犯罪實施打擊。而市局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領導小組則每10天在這里召開一次工作例會,研究解決工作中發(fā)現的問題,指導協(xié)調各方推進落實各項工作措施。
在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偵破過程中,刑偵、網安等部門合署辦公,聯手組織類案打防攻堅小組,對高發(fā)類案逐一進行研究,分別展開偵查打擊,先后偵破了廣東茂名電話冒充熟人案件、廣西賓陽QQ冒充熟人案件、河北承德電話恐嚇案件、海南儋州網購機票和中獎案件等一系列高發(fā)類案。他們還抽調民警組成專門工作組,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源頭地區(qū)異地駐勤開展根源打擊;同時密切關注新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組織精干警力,相繼破獲了全國首例冒充快遞員竊取事主手機卡實施盜竊的電信網絡新型犯罪案件和利用銀行系統(tǒng)漏洞盜竊儲戶資金的電信網絡新型犯罪案件。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十支隊中隊長衣德智告訴記者:“我們對突出的詐騙類型和重特大敏感案件,特別是通過境外實施的詐騙案件,通過專案偵查、專業(yè)防范,開展集中打擊和攔截反制;對新型手段案件,迅速研究打防對策,有效應對,堵源斬首。”
堵源截流,搗窩斬首!在認真總結前期打擊防范境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和境內高危地區(qū)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經驗做法的基礎上,通過對當前案件形勢變化和突出犯罪類型分析研究,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公安局在全市又開展了持續(xù)的“打擊非法開販銀行卡犯罪、打擊涉案偽基站犯罪、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產業(yè)鏈環(huán)節(jié)、打擊坐地北京騙全國的電話購物推銷類犯罪”的“四打”專項行動。
同時,為解決管轄不明、偵查難、取證不規(guī)范等問題,北京市公安局研究出臺了《辦理電信詐騙案件的指導意見》和《電信詐騙犯罪案件管轄的意見》,落實了分區(qū)域集中管轄措施,制定了證據指引,規(guī)范了辦案程序,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供有力支撐。
依托深度精確的信息研判、“零距離”的技術支撐、集約化的“網上作戰(zhàn)”等現代偵查方式,徹底打破部門、警種之間的壁壘和阻隔,使規(guī);驌舫蔀楸本┕泊驌羝瓢傅“殺手锏”。一體化機制實行一年后,一份醒目的成績單擺在了大家的面前: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624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35名,打掉犯罪團伙101個。提起這些數字,臧學民頗為欣慰:“最關鍵的是通過境外實施的詐騙案件發(fā)案量同比下降了五成。這是此類案件在北京市2015年下降三成的基礎上又一次大幅下降,損失總金額也較2015年下降了六成多。”
警通聯動,創(chuàng)新詐騙電話通報阻斷機制,實現源頭性防范
采取直呼勸阻措施攔截轉賬8677起,直接避免損失8654萬元
2016年3月15日13時許,刑偵總隊十支隊技術攔截室通過防線偵查發(fā)現北京一名事主的手機被境外虛擬電話冒充上海市公安局的號碼呼入,極有可能正在被實施電話詐騙。民警第一時間迅速采取直呼勸阻措施,第一時間與事主取得聯系。
經了解,該女事主被詐騙分子冒充上海市公安局以涉嫌刑事案件、遭到“最高人民檢察院”通緝需清查資金為由實施詐騙,正準備將自己銀行卡存有的90萬元人民幣匯至詐騙分子指定的賬戶,幸虧民警及時聯系到她并細致說明情況,這才阻止了案件發(fā)生。
2015年以來,北京市公安局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信鏈著手,加強與通信管理部門和運營企業(yè)聯動,建立了“盯警情、督錄入、提數據、串案件、封網址、停通話、凍賬號、解答疑”一整套工作機制,攔截、阻斷各類詐騙通訊工具,實現了有效防范。截至目前,共關停涉案電話號碼15.7萬個,處理偽基站、假鏈接1.1萬個,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第一時間發(fā)現。通過警情實時監(jiān)測,將群眾報案正在實施的詐騙案件、群眾舉報未遂案件、小額損失報案等各類涉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線索全部納入視線,提取出涉案通信號碼。2015年以來累計梳理線索20.6萬余條。
——第一時間通報。與工信部等有關部門深入溝通,第一時間將線索信息通報,最大可能發(fā)現涉案通信信息。同時以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門聯合開展的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為契機,聯合通信管理局開展對境內案件作案號碼的實時監(jiān)測、封號、倒查等工作,關停涉案電話號碼5.2萬余個。
——第一時間阻斷。與通信管理局、電信運營商協(xié)作聯動,聯手成立專業(yè)攔截小組,充分運用平臺系統(tǒng)圍繞線路開展三道防線攔截:第一道防線攔截境外群呼電話,第二道防線上門勸阻正在被騙事主,第三道防線攔阻即將轉賬匯款事主。機制運行以來,已采取直呼勸阻措施攔截轉賬8677起,可統(tǒng)計避免損失8654萬元,使境外冒充公檢法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大幅下降。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電信網絡詐騙是一種利用高科技手段的智能化犯罪,科技化、信息化的大數據警務之路是我們強化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有效途徑。”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總隊長趙為民說。
為此,北京市公安局將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大數據平臺信息化建設作為市局大數據警務的重點建設項目,刑偵總隊在市局大數據建設總體思路和框架下,與國內高科技企業(yè)緊密合作,借助外力和技術,研發(fā)了涉案銀行賬戶查控處置、涉案資金流查詢、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信息分析等程序,建立了異常開卡人員信息庫、涉案銀行賬戶開戶人員信息庫等數據庫,并應用到實戰(zhàn)打擊、技術反制、專業(yè)攔截等工作中,取得了用信息化手段支撐規(guī)模化、突破追贓減損瓶頸的階段性戰(zhàn)果。同時,對獲取的架設在境外實施詐騙的話務窩點信息,充分利用打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信息平臺的反制、攔截功能進行防范,積極開展打擊防范工作,進一步遏制發(fā)案勢頭。
警銀聯動,創(chuàng)新被騙資金快速止付機制,實現批量化減損
止損10.01億元,凍結涉及全國案件資金8.23億元
針對一時間境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fā)的警情,2015年11月26日,北京市公安局一項命名為“抽薪”的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啟動。
“抽薪專項行動”按照“凈卡計劃”“捕鼠計劃”和“獵熊計劃”三大步驟持續(xù)展開。
“凈卡計劃”——通過對全國案件涉案賬戶進行批量逐級查詢,對全國各銀行異常開卡信息調取比對,對大陸銀行卡在境外異常交易信息實時監(jiān)測等,最大化將詐騙團伙手中的銀行卡信息納入視線。
“捕鼠計劃”——對全部納入視線的取現卡開展布控、預警,對轉入卡內的資金開展實時凍結。
“獵熊計劃”——對所有納入視線的網銀轉賬卡進行限交易額凍結,全力切斷境外犯罪的資金鏈。
“針對部分受騙群眾在銀行轉賬或者通過網上銀行轉賬等情況,我們密切與金融部門的聯動,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資金流’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上,建立了被騙資金快速止付機制,在追贓減損方面實現信息化突破,從而有效減少群眾的財產損失。”臧學民說。
不久前,北京市某銀行工作人員小楊發(fā)現前來辦理轉賬業(yè)務的市民張某神色焦急,便向其詢問情況,得知張某來退還“財政局社保金”,小楊立即意識到她可能正遭受電信詐騙,向其詳細解釋后,及時阻止了張某的轉賬行為,避免了張某數萬元的損失。
據統(tǒng)計,在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通過銀行的自助設備或柜臺轉賬量占比達85%以上。“如果能充分發(fā)揮銀行的作用,就可以避免大部分受騙群眾的財產損失。”衣德智說,“我們深入各銀行網點,結合典型案例對銀行一線柜員、保安等人員開展專業(yè)技能培訓工作,有效提升了銀行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
在警方與銀行的溝通下,如今北京各家銀行的工作人員在客戶進入自助或人工服務區(qū)時即開始留意,對打邊打電話邊匯款、操作自助設備等反常情況,或提及“退稅”“升級”“激活”“犯罪”等可疑詞語的群眾進行提示。一旦銀行工作人員發(fā)現被騙群眾后立即撥打110,啟動勤務指揮中心調動最近警力攔截機制。
在上述措施的推動下,根據110警情線索和110聯動推送共成功止付銀行卡1萬余張,成功攔截本市已受騙并正在轉賬的事主8908人次。
“我們按照市局‘服務全國’的要求,根據公安部‘拔釘子’專項行動的部署,充分運用我們的打防電信網絡詐騙信息平臺,加強與全國公安機關的協(xié)作。”臧學民說。
4月13日18時許,貴州省安順市某公司財務兼出納張某報警,稱被冒充公安機關的民警以其在上海市嘉定區(qū)涉嫌一起金融詐騙案需對其辦理資產清查為由,將其銀行卡內的現金144萬元轉走。貴州省公安機關迅速向北京警方提出凍結請求,接到請求后,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發(fā)現該賬戶已于4月13日14時許被查控平臺凍結,共凍結金額64萬余元。今年以來,全國發(fā)生的損失金額較大的境外冒充公檢法機關實施詐騙案件中,被騙的部分資金均在事主報案前已被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通過查控平臺凍結。
據了解,2015年以來北京警方累計通過專業(yè)攔截、布控止付等措施,共止損10.01億元,凍結涉及全國案件資金8.23億元。
“案件破獲了,最關鍵的是為群眾挽回損失。”這是所有辦案民警的共識。在近期訊問臺灣犯罪嫌疑人時,犯罪嫌疑人說:“大陸民眾的錢越來越不好騙了,本來被騙的人已經去銀行了,但不知為什么后來就反應過來了;要不就是錢匯過來后,我們一去取錢,發(fā)現銀行卡被凍結了。”
圍繞涉案資金返還無法落實的難題,北京市公安局依托數據平臺和前期調研,起草了公安機關與各銀行業(yè)金融機構涉及電信詐騙案件凍結資金返回規(guī)定。這一規(guī)定明確了被騙資金返還確定依據,明晰資金返回程序,確定相關法律責任。目前,刑偵總隊已對被凍結的贓款按資金流向溯源,形成完整的資金流向圖,為后期涉案資金返還奠定了基礎。
【短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彰顯民意導向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fā),犯罪嫌疑人跨國跨境作案,犯罪手段不斷翻新。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嚴重侵害了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受害人辛辛苦苦積攢一輩子的血汗錢一下子“蒸發(fā)”,有的被騙得傾家蕩產,有的被騙后家破人亡,令人觸目驚心。
民有所呼,警有所應。北京警方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進程中,以民意為導向,圍繞解決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創(chuàng)新理念、機制和戰(zhàn)法,與電信、金融等部門共同發(fā)力,雷霆出擊,搗窩點、端平臺、封賬號、打團伙、查源頭、返錢款,有效遏制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高發(fā)態(tài)勢,保護了廣大群眾的財產安全,踐行了“永遠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莊嚴承諾,充分彰顯了公安機關以人民利益為念、為人民利益而戰(zhàn)的民生情懷。
落子謀全局,布棋重棋眼。只有堅持民意導向,使民本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確保改革不斷取得成效,滿足回應人民群眾愿望和期待。我們相信,在民意導向指引下,全國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零容忍,對群眾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確保各項利民惠民便民的改革舉措落地生根,讓群眾有真真切切的獲得感。